欢迎访问河北奥优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

船舶防撞条的安装位置有哪些?

点击数:6549452025-09-21 15:34:53 来源: 河北奥优橡胶制品有限公司

船舶防撞条的安装位置并非统一固定,而是根据船舶类型(如货轮、客轮、工程船)、航行场景(海洋 / 内河)及核心防护需求精准规划,重点覆盖船体易与外界接触、受力或结构薄弱的部位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核心区域:

一、船体侧面核心区:应对靠泊与舷侧碰撞

船体两侧(船舷)是碰撞、剐蹭的高频区域,尤其是靠泊码头、与其他船舶 “舷靠舷” 时,因此防撞条安装最密集,且需适配不同高度需求:
  • 主舷侧(船体中部至下部) 这是最基础的安装位置,沿船舷纵向连续或分段铺设(长度通常覆盖船体吃水线以上 1-3 米范围,具体根据船舶吨位调整)。
    • 作用:主要应对靠泊时与码头岸壁的直接撞击,以及航行中与其他船舶的舷侧剐蹭,保护船体钢板、焊接缝及舷边附属设备(如排水口、系泊环)。
    • 适配场景:所有类型船舶,尤其是集装箱船、散货船等靠泊频繁的货轮,此处防撞条多为宽幅橡胶或聚氨酯材质,厚度较厚(10-30cm)以增强缓冲。
  • 上层建筑舷侧(甲板以上驾驶室 / 生活区外侧) 安装在船体上层建筑(如驾驶室、船员生活区)的侧面,通常为小型防撞块或窄幅防撞条。
    • 作用:避免船舶靠泊时,上层建筑与码头的高架设施(如装卸桥、登船廊桥)碰撞,或在狭窄航道与其他船舶上层结构剐蹭,保护窗户、雷达等精密设备。

二、船首与船尾:应对首尾撞击与特殊作业

船首(船头)和船尾(船尾)是船舶航行、掉头或作业时易 “先接触” 外界的部位,需针对性安装:
  • 船首区域 安装位置集中在船首外板(球鼻艏上方 / 前方,或无球鼻艏船舶的船头正面) 及船首甲板边缘
    • 作用:
      1. 航行中若意外触碰浅滩礁石、浮冰或其他障碍物,可缓冲船头冲击,避免船首钢板凹陷(船首结构直接影响船舶破浪性能,破损后修复难度大);
      2. 靠泊时若船头先抵岸,可保护船首锚机、导缆孔等关键设备。
    • 特殊适配:破冰船、内河顶推船的船首防撞条会采用更耐磨的硬质合金或加强橡胶,增强抗冲击能力。
  • 船尾区域 安装在船尾外板(螺旋桨 / 舵机上方) 及船尾甲板边缘,部分船舶还会在尾楼(船尾上层建筑)外侧补充安装。
    • 作用:
      1. 倒车或掉头时避免船尾与码头、桥墩或其他船舶碰撞;
      2. 保护船尾的螺旋桨、舵机等动力部件(虽防撞条不直接覆盖动力部件,但可通过缓冲冲击减少船体变形对动力系统的间接损伤);
      3. 对于拖船、推船等需 “顶推作业” 的船舶,船尾防撞条会强化设计,以承受作业时的持续推力。

三、甲板边缘与突出结构:防护薄弱与易剐蹭部位

甲板边缘及船体突出结构(如甲板护栏、货舱口边缘、登船梯接口)虽受力较小,但易因剐蹭导致局部损坏,需补充安装小型防撞条:
  • 甲板边缘(舷边护栏底部 / 内侧) 沿甲板舷边护栏的底部或内侧安装窄幅防撞条(多为橡胶材质)。
    • 作用:避免船员在甲板作业时意外碰撞护栏,或货物(如集装箱、散装物料)装卸时剐蹭护栏及甲板边缘,防止涂层脱落和结构变形。
  • 货舱口 / 机舱口边缘 在货舱口、机舱口的金属盖板边缘安装防撞条(多为弹性聚氨酯材质)。
    • 作用:减少盖板开关时的摩擦损伤,同时增强盖板密封性(部分防撞条兼具密封功能,防止海水或雨水渗入舱内)。
  • 登船梯 / 舷梯接口处 在船体与登船梯(或舷梯)连接的接口部位安装防撞块。
    • 作用:靠泊时,登船梯与船体接口易因晃动发生碰撞,防撞块可缓冲冲击力,保护接口结构及登船梯的连接部件,避免乘客上下船时因接口损坏引发安全隐患。

四、特殊船舶的定制化安装位置

部分专用船舶会根据作业场景,在特殊部位额外安装防撞条,例如:
  • 渡轮 / 客轮:在乘客甲板的舷边座椅外侧、走廊通道的转角处安装小型防撞条,防止乘客意外碰撞。
  • 工程船(挖泥船、打捞船):在作业装置(如挖斗、打捞钩)与船体连接的 “吊臂根部”“作业平台边缘” 安装加强型防撞条,应对作业时与水下结构(如礁石、沉船)的频繁接触。
  • 港作船(如引航船、交通艇):因需频繁靠近大型船舶接送人员,会在船体四周(尤其是中部和船首)安装 “全周式” 防撞条,增强全方位防护。

综上,船舶防撞条的安装位置遵循 “高频碰撞优先、薄弱部位覆盖、场景需求定制” 的原则,从船体核心受力区(舷侧、首尾)到局部薄弱区(甲板边缘、突出结构),再到特殊船舶的定制部位,形成全方位的防护网络,确保船舶在航行、靠泊、作业等场景下的安全。
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
友情链接